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粤商新闻

广东自贸区总则落地 横琴新区率先试验

发布时间:2015/4/21

       国务院昨日印发广东自贸区总体方案,在金融服务体系、外币在自贸区兑换使用、跨境融资、港澳金融机构人民币参股等方面打开金融创新关闸。据悉,横琴已在多方面试验落地,财富岛聚集效应明显。

  金融机构升级在即

  据透露,横琴新区内银行类金融机构升级在即。工商银行横琴支行将升级为二级分行;中国银行横琴分行将改为自由贸易区分行;东亚银行将在横琴新区设置一家支行,成为新区内第一家港资金融机构。在横琴自贸区挂牌仪式上,总共将与6个金融机构正式签约,占据签约项目的一半。

  中国银行是第一家进驻横琴新区的大型商业银行,2015年2月,经银监批准同意,“中国银行横琴分行”更名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横琴自由贸易区分行”,成为横琴新区目前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定位于自贸区服务的银行机构。

  更名后,中国银行将根据横琴新区毗邻澳门,横澳“同城化”加快实施(24小时通关、基础设施互联等政策逐步实施)的特点,以“跨境融资、离岸业务”为侧重点开展自贸区业务。

  这与广东自贸总方案中“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有效监管前提下,支持商业银行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机构开展外币离岸业务,允许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试点开办外币离岸业务”不谋而合。

  横琴的潜力备受资本青睐

  横琴的潜力与开放备受资本的青睐与追捧,近两年,横琴新区金融机构及企业发展迅猛。横琴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截至2015年3月末,横琴新区金融类企业共有816家,比今年年初增加144家,注册资本高达1324亿元人民币,资产管理规模超过8400亿元。而在去年同期(2014年3月末),横琴新区各类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仅377家,注册资本为670亿元人民币。

  仅一年的时间,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就翻番。再往前看,2009年时,横琴新区仅有一家金融机构。

  金融类企业生产总值发展速度也颇令人惊叹。2013年年底,横琴新区金融业实现生产总值为5亿多元,到2014年年底,这个数据约为14亿元,所占横琴G D P的比重都超过了13%。

  在这816家企业里,按投资来源地分类,境内金融企业779家,澳资金融企业14家,港资金融企业21家,其他外资金融企业2家。按机构类型分类,银行类有14家。

  广东自贸区总则里提到,要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金融机构在自贸试验区以人民币进行新设、增资或参股自贸试验区内金融机构等直接投资活动。

  今年1月24日,国际银行横琴代表处进行揭牌仪式,这是首家获准在横琴设立机构的澳门银行;东亚银行将在横琴新区设置一家支行,成为新区内第一家港资金融机构。两者将会开展向港澳本地客户和境内客户提供结算往来、贸易融资、外汇投融资、资产管理等金融服务,促进横琴打造离岸金融中心,密切粤港澳金融联系,助力横琴金融业发展。

>>返回列表

上一篇:首个标准化农村金融服务站揭牌 珠海打通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落户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