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区全力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重要增长极
发布时间:2017/11/16

14日,丽日帐篷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进行生产作业。

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作为珠海市实体经济发展主阵地之一,近年来,斗门区紧紧围绕“做大总量、做强质量、做优效益”的目标,突出项目抓手、狠抓产业集聚、强化创新驱动、优化要素保障,全力将斗门打造成为珠海振兴实体经济、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重要增长极。
采写:本报记者 郑振华
摄影:本报记者 曾 遥
扩容提质: 提高容积率破解土地制约瓶颈
近几个月以来,位于斗门新青科技工业园新青五路的运泰利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各种施工机械轰鸣运转,工人们忙碌地进行施工作业。
运泰利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斗门区实体经济项目集中动工的11个项目之一,该项目预计总投资8亿元,重点发展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智能制造业务,整个项目工程2020年12月竣工投产,年产值可达20亿元。
在新青科技工业园,像运泰利智能制造产业园这样正在火热建设的工业项目还有不少,其中既有新建的项目,也有增资扩产的项目,但是工业用地存量不足却限制了园区的进一步发展。
“新青科技工业园开发比较早,存量工业用地已经基本上满负荷了,迫切需要找到新的扩容空间。”新青科技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赵锐表示,为寻找扩容空间,园区正致力于盘活闲置厂房,提供土地利用率。“一楼好租的厂房基本上都已经盘活,剩下的大部分是二楼不太便利的闲置厂房。”赵锐介绍说,今年通过引进18个中小项目已经成功盘活5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盘活率已经过半。
仅仅盘活闲置厂房还远远不能满足新青科技工业园未来发展的用地需求,新一轮的园区扩容计划正在酝酿之中。据斗门区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该区牢牢抓住全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重大机遇,对全区产业布局进行再谋划,以新青科技工业园和斗门生态农业园两大园区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其中,新青科技工业园力促园区向南拓展2500亩,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同时,对新青工业园,加快园区片区控规修编,推动容积率由1.0提升至2.0,破解土地制约瓶颈,提升平台承载力。下一步还将有序开展低效用地322亩回购工作。
此外,斗门生态农业园新港片区、大沙片区、永利片区也分别进行了产业谋划。
创新驱动: 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走向高端化
位于机场高速乾务入口旁的珠海市均兴机电有限公司近年来迅速发展,已成长为精密制造行业的“新星”。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钢包铝” 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既减轻了产品的重量又保障了耐受度,直接提升了工业机器人机械臂的负重能力,受到安川、格力等智能制造装备制造企业的青睐,库卡、ABB等著名工业机器人企业也前来洽谈合作。
“我们主打的产品就是工业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目前在国内已处于领先水平。”均兴机电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长卢惠明介绍说,该企业早期是一家纯粹的代工企业,为游艇、电镀工具等提供传动零部件,由于技术含量较低,企业发展遭遇瓶颈。在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的政策大环境和产业发展的氛围下,公司在2015年起开始转型主攻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每年的研发投入约700万元至900万元。目前,该企业已拥有32个实用新型专利,3个发明专利,掌握了生产中最核心的研磨、热处理、切齿三大工艺,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在企业向高端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为了打消企业的后顾之忧,近几年,斗门先后出台《斗门区落实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实施办法》《斗门区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斗门区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扶持办法》等系列政策,从技术、资本、人才等多方面着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斗门区系列政策的帮扶有效减轻了企业的包袱。去年,均兴机电就拿到了超过400万元的技改补贴和奖励资金。
今年,斗门区还出台了《珠海市斗门区科技金融法治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器等领域的扶持力度,为实体经济输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此外,高阶人才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的实施,也让高新企业研发团队扎根斗门免除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据斗门区科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创新驱动指标总体进展良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全年高企认定申报已提交142家企业,其中第一批通过35家,完成年度任务的83.6%,预计到今年年底可超额完成110家高企总量的目标。
未来,斗门区将继续强化创新驱动力,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企业技术改造、重点产业创新、创新平台建设等专项行动,推动珠峰科创中心、新青产业孵化中心、建粤商务中心、旭生商业综合体等四大孵化器建设,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产业,打造创新高地。
构建体系: 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新青工业园区内的龙头企业之一,主要生产光纤、光缆等通讯设备。近年来,汉胜提前布局提升产能,为即将到来的“5G”时代做好准备,目前光缆产品年产能已达到近300万芯公里,较三年前接近翻倍。今年1至10月,汉胜光缆销售额达到1.7亿元左右,同比增长了约254%。该公司还是国内漏缆三大供应商之一,每年向国内客户提供近3000公里漏缆,每年的销售收入达1亿元。今年年中,汉胜还接下了由我国系统集成商公司在中美洲承接的项目首批总量为200公里的漏缆订单,有望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
主导产业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与核心支撑,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斗门新青科技工业园区,以伟创力集团、汉胜科技等为代表,一批电子元器件企业已形成集聚效应,产业集群渐成规模。今年1—10月,新青工业园共有45家规模以上企业增长幅度超过20%,超过园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一半。
此外,斗门区正在全力打造以运泰利为龙头的智能制造产业,以光宇电池、鹏辉能源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和以广丰物流、强竞农业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产业等产业集群。同时,以艾美酒店、梧桐树酒店、华海鹏城酒店等高端酒店为抓手,加快推进招商地产、家和城等商业综合体建设。